24小时咨询热线:

18767507689

物流行业

物流多式联运的创新实践:成功案例与启示

来源: 本站 时间:2025-05-10 浏览:1

物流多式联运的创新实践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涌现,旨在通过整合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并增强供应链的可持续性。以下是一些成功的案例,它们展示了多式联运的创新点和实施细节,并从中总结出启示和影响。

1. 宁波舟山港多式联运创新实践

创新点:

一单联运:宁波舟山港通过海铁联运全程运输协议,实现了货物从工厂到港口的“一单到底”,减少了异地订舱成本。

双层集装箱班列:开行全国唯一的双层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显著提高了运能。

数智赋能:自主研发海铁联运协同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全程信息化、可视化管理。

一单制、一箱制:推行“一单制”“一箱制”,简化流程,降低物流成本。

信息互联互通:打通港口与铁路信息壁垒,实现全程物流信息跟踪。

绿色发展:推广LNG集卡和无纸化操作,减少碳排放和能源消耗。

实施细节:

宁波舟山港集团与多家主流船公司签订海铁联运全程运输协议,实现一单联运、全程互通。

通过制定统一的服务规则,将海铁联运全程运输业务的操作、商务结算、报文传输等模式统一到平台。

2022年,宁波舟山港集团完成海铁联运全程运输出口重箱12.9万标箱,同比增长19.4%,占全港海铁联运出口重箱的比例提升至18%以上。

启示与影响:

通过整合不同运输方式,可以显著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

信息化和数字化是提升多式联运效率的关键。

绿色发展和节能减排是现代物流行业的重要趋势。

2. 广州南沙港多式联运创新实践

创新点:

全自动化码头:采用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智能导引车、堆场水平布置侧面装卸、单小车自动化岸桥等技术,实现高效装卸和转运。

港站一体化运营:港口与铁路站场资源共享,优化运营管理,提升效率。

多式联运场站共享:港口与铁路共建共享堆场,减少二次装卸和转运,降低成本。

智慧物流: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港口和铁路物流资源,实现全流程信息互联互通。

绿色发展:通过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降低人力成本和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实施细节:

广州南沙港通过拆除港口与铁路场站间的物理隔离,实现铁路集装箱场站整体纳入港口所在海关监管区。

通过海关一体化监管,将传统由港外集卡车出闸口付费转运,转变为港内集卡车免费短驳,降低多式联运组织成本。

推动港铁实现多式联运生产装卸、在途跟踪、货运组织、商务结算的全流程信息互联互通。

启示与影响:

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提升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

信息的高效互联是实现多式联运成功的关键。

绿色物流和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物流行业的重要方向。

3. 钦州港多式联运创新实践

创新点:

空间整合:拆除隔离围网,整合码头前沿与铁路货场,简化查验流程。

管理协同:建立港铁合署办公机制,智能匹配生产计划与班列时刻表。

数据互联:打通铁路、码头、海关等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实时互通。

AI技术应用:构建“一张网”格局,搭建港航服务“一体化”平台,健全口岸通关“一站式”体系。

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集装箱跨境物流“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改革,提升通关效率。

“一单制”金融服务:创新多式联运“一单制”综合金融服务模式,提升物流效率和融资效率。

实施细节:

钦州港通过拆除港口与铁路场站间的物理隔离,实现铁路集装箱场站整体纳入港口所在海关监管区。

通过海关一体化监管,将传统由港外集卡车出闸口付费转运,转变为港内集卡车免费短驳,降低多式联运组织成本。

推动港铁实现多式联运生产装卸、在途跟踪、货运组织、商务结算的全流程信息互联互通。

启示与影响:

空间整合和管理协同可以显著提高物流效率。

数据的实时互通是实现多式联运成功的关键。

金融服务的创新可以提升物流效率和融资效率。

4. 义乌-宁波舟山港集装箱铁水联运创新实践

创新点:

基础设施提升:加快港区铁路扩能建设,推进梅山铁路和苏溪场站建设。

组织模式创新:打造双高运输示范线,推进双层高箱运输试验线建设。

服务规则衔接:推广“一单制”业务,提升全程运输提单的应用。

技术装备升级:推进苏溪站自动化建设,打造高度自动化的铁路场站。

信息互联共享:完善信息化系统,推动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全程信息高效闭环。

经营主体建设:深化港铁合作,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班列产品竞争力。

实施细节:

义乌班列以点对点循环班列模式稳定运作,稳定货物运输时间、提高班列运行效率。

推动港口、船公司与铁路共建海铁联运信息共享平台,研发应用集装箱海铁联运全程信息可视化跟踪、业务承揽、生产协同、智能化查询等功能。

作为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首条班列线路同时是海铁联运货量最大线路,为义乌全球小商品集散中心与当地大型光伏太阳能企业提供稳定高效的海铁联运服务。

启示与影响:

基础设施的提升和组织模式的创新是多式联运成功的关键。

信息的高效互联和共享可以显著提高物流效率。

经营主体的合作和建设可以提升物流服务的竞争力。

5. 无锡-上海多式联运创新实践

创新点:

“一单制”探索:推进“一单到底”、“一次委托”、“一次收取”等服务方式,提升联运效率。

信息资源互联共享:加强信息系统互通和数据共享,提升联运数据交换和监测能力。

绿色化技术装备:推广新能源及清洁能源车辆,提升港口“油改电”水平。

多港联动:实现无锡西站和宜兴北物流基地的联动,形成多港联动的海铁联运模式。

数字化转型: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应用,打造数字港和线上平台。

实施细节:

无锡(无锡南站)—上海(洋山港区)海铁联运线路于2019年开通,已实现天天班稳定运行。

货物以公路甩挂运输的方式集运至无锡南站,经由铁路运输发送至上海洋山港区,再由洋山港区登轮发往海外。

线路累计为全市上千家企业提供“门到门”多式联运运输优质服务,货种包括光伏组件、汽车零配件、电子产品、服装纺织品等。

2024年线路完成集装箱运输量5.7万标箱,同比增长29.5%。

启示与影响:

“一单制”服务可以显著提升联运效率和降低成本。

信息资源的互联共享是实现多式联运成功的关键。

绿色化技术装备和数字化转型是现代物流行业的重要趋势。

总结

通过上述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多式联运的创新实践在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供应链可持续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关键的创新点包括:

基础设施的提升和优化:通过建设高效的物流网络和设施,提高物流效率。

组织模式的创新:通过整合不同运输方式,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信息化和数字化: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物流过程的全程跟踪和管理

物流多式联运的创新实践:成功案例与启示https://yrcdw.com/wlhy/1065.html

1
1
返回顶部
在线QQ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