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通过多种政策和措施支持绿色包装的使用,以推动快递包装的绿色化、减量化和可循环发展,具体措施包括:
1. 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修订相关法规:国务院修订了《快递暂行条例》,专门增加“快递包装”一章,明确快递包装应当符合环保要求,避免过度包装,防止污染环境,并鼓励使用可降解、可重复利用的环保包装材料。
建立标准体系:政府推动建立覆盖产品、评价、管理、安全等各类别的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涵盖研发、设计、生产、使用、回收处理等各环节。
2. 提供财政和税收支持
财政补贴: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绿色包装技术研发和应用。例如,对采用绿色包装材料的企业给予补贴,以降低其使用成本。
税收优惠:对积极采用可循环快递包装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激发企业的积极性。
3.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回收设施建设:政府支持在社区、高校、商务中心等场所规划建设快递共配终端和可循环快递包装回收设施,破解相关设施进社区的政策障碍,并实行保障设施用地、减免设施场地占用费等支持政策。
4. 鼓励企业创新和应用
绿色供应链管理:推动相关企业建立快递包装产品合格供应商制度,鼓励包装生产、电商、快递等企业形成产业联盟,扩大合格供应商包装产品的采购和使用比例。
技术创新支持:开发智能打包、胶带与纸箱分离等新技术,加快绿色环保、功能包装材料的研发应用。
5. 加强监管和引导
规范企业行为:加强对快递包装生产、使用、回收等环节的监管,确保企业遵守环保标准。对违反规定的企业和个人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引导公众参与:通过积分奖励、优惠券等方式激励消费者参与快递包装回收活动,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
6. 推广可循环包装
试点示范:选择一批有条件的城市开展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示范,总结推广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和模式。
政策引导:鼓励寄递企业、电商平台将推广可循环包装纳入企业ESG目标,作为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一环。
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施,为绿色包装的推广和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了快递包装的绿色转型,助力可持续发展。